◆ 大多数人没近距离欣赏过古画,只知道专家学者们老喜欢拿放大镜,在古画表面观摩许久许久
◆ 一直以为他们是在看画家的运笔和纸张,然而没想到——古画放大后的乐趣,还真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
绘画,是记录时代面貌的有效方式
古代的多数画作
都蕴含着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
对生活细节的观察,对艺术问题的思考
那把它们放大后,又是什么样?
慢慢放大之后,
可以看见山脚下的木造房子,
以及房子前若隐若现的小人。
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,
轻轻荡漾着。
慢慢放大后,
居然可以清晰地看到:
这头牛有根根分明的、妩媚的眼睫毛,
还有让女生都自叹不如的眼线。
▼
再来看另一幅古画
打眼看上去没有任何特别之处
清 王致诚 《万树园赐宴图》
让我们放大一点
是不是隔着屏幕都感觉到被白眼了?
其实是因为皇上坐得太高了,
所以大臣们都在往上看,
是不是分分钟感觉
画家心思细腻到极致啊!
这妖娆的指甲和端茶的姿势哟!
还真不好学。
不过,论妖娆的姿势,还有这幅——
盛夏的绿槐浓荫下,
一男子袒胸、翘足,
仰卧在凉榻上,
闭目养神,怡然自得。
有多悠然?
看看这妖娆的姿势就知道了
《溪山行旅图》 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▼
隐藏的范宽签名
不过,
画《溪山行旅图》显然不止范宽一人!
南宋初年的朱锐,
也曾有一幅此类题材的小画。
朱锐的《溪山行旅图》
看上去没什么特点:
《溪山行旅图》 朱锐 上海博物馆藏
放大之后,
旅途中的劳累,
骑毛驴的文人身体松垮,
推车的辛苦,
目光有些涣散,一览无余。
《溪山行旅图》局部
谈及山水古画,
当然,还有这幅看似平淡无奇的山水画,
仔细一看,竟然……!
▼
《踏歌图》 马远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
看到了一群好像在跳恰恰舞,
又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农民伯伯
▼
▲4位老农,寥寥数笔,但却生动至极。
来源:文博河南、瞭望
责编:姚润萍
编审:陈卫平 张斌